close

六歲的兒子,個性有主見卻又敏感。每當遇到沮喪、失落,或是努力嘗試卻失敗後,常常無法忍受挫折。
身為父母的我們,的確得不斷處理這樣的狀況。
好文共享,提醒自己也該時時刻刻留意自己所造成的影響。 記得要當個好大人!!


網路文章,出處:培養孩子挫折容忍力的方法 -摘錄自台北市資優教育通訊

 

培養孩子挫折容忍力的方法     -摘錄自台北市資優教育通訊   

根據「培養小孩的挫折忍容力」一書,摘要出十個增進孩子挫折容忍力的方法:

一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教導並傳達同理心

家長具有同理心可以協助孩子找出生命中的優勢能力及成功之處,還可以發展責任心、同情心及社會良知,有助於讓孩子自在地從過錯中學習,並視過錯為機會而非挫敗,最重要的,同理心創造和諧的親子關係,讓孩子知道父母聽到他的聲音,相對促使他傾聽父母的聲音。

 

二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有效溝通並積極聆聽

瞭解孩子挫折容忍力的要素後,那麼,每一次與孩子的互動,就能以強化這種能力為目標,溝通是發展及強化下列特質的基礎,藉由溝通可增強他們的同理心、希望、樂觀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、反省、適應力、在人際關係中安然自在、自我尊重、適當的冒險,以及對個人生命的自主權及掌控。

 

三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改變負面教養態度

許多家長發現,花了數週、數月或數年的時間對孩子耳提面命,但孩子的改變微乎其微,其實,如果想要讓孩子改變,父母必須先有自我改變的洞察力與勇氣,改變負面態度是培養孩子挫折容忍力的踏腳石,學習改變教養語言,將協助你增加瞭解子女及找出問題的能力,如此一來,當孩子碰到挑戰時,他們會反省、分析,並採取行動解決。

 

四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找出讓孩子感覺被愛及賞識的方法

自覺被愛、特殊及深受賞識,是孩子挫折容忍力的轉捩點,能夠愈挫愈勇的孩子,經常保持樂觀,並具有高度的自我價值,他們會為自己設定切合實際的目標,對身邊的人則抱持切合實際的期待,他們學會解決問題,並視錯誤為可從中學習的經驗,這種不屈不撓的孩子會積極地迎戰困境,他們不會否認自己的短處,但有能力善用自己的長處,他們學會與他人交往,對尋求協助頗感自在,最重要的是,他們學會把重點放在自己必須掌控的事情上。

 

五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接受孩子的本性,協助他們設定切合實際的期望與目標

 

要真正培養孩子的挫折容忍力,家長必須無條件愛孩子,要無條件愛孩子,就必須接受子女的本性,而這種本性未必符合家長希望孩子擁有的特質,本性可從他們的學習方式、從事的活動和交朋友的難易程度表露出來,甚至反省的能力、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認定世界公不公平的看法,都有一部份受天性影響。

知道有人接納我們的本性,會帶給我們無比的安全感及自在感,接納根植於無條件的愛,它提供一個強化挫折容忍力的環境,被接納的孩子覺得與人交往、尋求協助,以及學習如何解決問題都很安全,他們瞭解自己有哪些改變生活的能力,不會太過專注於自己無法控制的事物。

 

六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栽培孩子的特長,幫助孩子體驗成功

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都會碰到挑戰和問題,這些都可以帶來成就感和驕傲,跌倒時,許多人會鍥而不捨,直到掌握駕馭技巧,這種成功的經驗,就是建構挫折容忍力的重要環節,能夠愈挫愈勇的孩子,會珍惜自己的成就,每一次的成功又會為未來的努力和成功加分,形成良性循環。

在孩子感受成功經驗的過程中,可能遇到無法感受成功的喜悅、貶低自己、將成功歸因於錯誤的理由、標準設定過高等狀況,我們應該為孩子提供成功的機會,並讓他們知道,他們的成就和自己的內在力量大有關係,具體原則為下:

(一)公開稱讚小孩的成就

(二)強調孩子在創造成功時的努力

(三)營造環境,藉此找出並強化孩子的特長

(四)給孩子培養特長的時間

(五)接受每個孩子獨特的長處與成就

 

七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犯錯是指導與學習的好時刻

培養孩子挫折容忍力的一大挑戰是,必須設法糾正他們負面的自我評價,以及曾經嘗過的希望幻滅,父母必須讓孩子明白,錯誤與挫折其實是每個人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現象,家長應給孩子這個觀念:『我一定難免犯錯,也一定會經歷挫折的考驗,但我可以從錯誤中學習,成為更有用的人,而且更能面對未來的挑戰。』

理解錯誤與挫折,和如何採取反應方式,都是培養挫折容忍力的一環,家長有義務深入瞭解樂觀態度背後的各項因素,有了這層瞭解,就可幫助父母增強孩子『錯誤不但可以得到寬容,而且也在預料之中』的信念。

 

八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協助孩子培養責任感、同情心與社會良知

孩子天生就具有幫助他人的熱情,在實際幫助別人後,自己也會得到很大的滿足感,以此信念為基礎,我們可以得知培養孩子責任感的最佳方法之一,顯然是為他們製造幫助他人的機會,如此不但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,更可激發他們的同情心與社會良知。

 

九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指導並強調做決定及問題解決的能力

當孩子感受到有決定權,就比較不會與父母陷入權力衝突,並能預料自我抉擇可能面臨的障礙,並將挫折或錯誤視為學習的經驗。家長應該盡量利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和挑戰,對孩子機會教育,如果孩子可以自行理出問題癥結和性質,反醒自己、主動解決問題或參與解決過程,甚至如果初步辦法未能收效,也懂得斟酌其他辦法,那他們實際上已經充分展現了挫折容忍力了,以下為指導原則:

(一)做孩子的表率

(二)讓孩子學會選擇

(三)遵守解決問題的順序

1.明確說明問題、並認同那是問題所在

2.斟酌兩三種可行的解決辦法,以及評估每個方法可能的結果

3.發展出親子間彼此適時提醒的習慣

 

十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以提升孩子自制力與自信心的方式管教

家長的管教角色扮演得好或壞,決定子女挫折容忍力的高低,管教是一種教育過程,我們都希望孩子透過管教學會自律和自制力,而不是隨便地埋怨及生氣,要達成這個目標,家長必須幫助孩子瞭解限制、規定的重要,藉此讓孩子參與管教過程,以下為指導原則:

(一)目標是教導孩子自律與加強自制力

(二)父母應密切配合

(三)前後一致,但不要僵化

(四)以身作則,表現出冷靜與理智

(五)自然而合理的罰則

(六)瞭解孩子的能力,勿因不切實際的期望而處罰

(七)正面回饋與鼓勵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su03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